歡渡假期,理應輕鬆、喜悅,但却也帶來一定程度的壓力,已於前文略述,本文擬就引起假期壓力其中之一的壓力源:家庭,加以闡述。

  家庭,是每一個人所從出處,也是為每一個人提供温暖、支持的最佳來源,因此,一旦欣逄佳節或長假期,遠方的學子、外出工作的親人,都翹望並且被企盼歸來相聚。不幸地,並非每一個人的家庭都是如此。如果一個家庭的聚會常讓人感覺痛苦、却步,當然假期裡家庭成員間的相聚,便將成為負擔而造成壓力了。

佳節裡的家庭聚會,之所以令人困擾,可以有以下幾項原因:

一、過去不愉快的記憶:家人團聚總難免懷想過往,因此童年的許多經驗都會被勾起,如果曾經發生的是一些不愉快的記憶,譬如張家大姐總是嘲笑已經30好幾的小妹小時候的尿床;或是已經三代同堂的李家小弟,還是懷恨當年大哥的橫刀奪愛;或是記得父母曾經的嚴重體罰;抑或家人間存在已久的酗酒、嗑藥等問題,都會使得佳節裡自然的團圓重聚,變得既愛又怕,一邊盼望難得的聚守,一邊又明知相見後的尷尬、不快與緊張…;

二、不投合的親人:佳節團聚,我們可能不經意的會碰到一些如果不是因為節慶,我們絕對不會想見或根本避開不見的親人。筆者一個慢性憂鬱症個案,便是在假期節日後,會出現較多的憂鬱症狀,經過追踪,他無奈的敍述,他的一個堂兄總挑刺他:「積極一點吧,多找點事做,就不會憂鬱了…」,因此,佳節的闔家團聚,對他而言,便是壓力了;

三、改變或因襲:一年一度佳節的相聚,也正可以藉此得知個人的最新近況與改變,譬如結婚、離婚、升學、就業…等。筆者一個媽媽個案,那一年,她的兒子剛從上大學住校的第一個學期,因長假期回家,卻同時帶着一個夾克扣子般大的穿耳耳環,這個改變,當然讓媽媽那年的假期泡湯,假期後,便前來尋求諮商輔導。另外家庭成員間的溝通方式,各人角色的扮演,以及彼此的互動…等,也會因為彼此已經熟知那套舊時的既有模式,譬如媽媽依然嘮叨、爸爸還是譏諷多過鼓勵、姐妹仍舊因過去的嫌隙而形同陌路…等,以致因此一舊習未改,使得成員對回家團聚,將因猶豫不決而引起相當的壓力了;

四、家庭結構的變化:由於離婚、再婚的家庭增加,除了有繼父母繼子女同住的情形外,還有按照協議的,在某一段時間要與不同的父母居住等。但是慢慢的,也出現了矛盾或衝突,因為父母雙方難免會有料想不到的意外而軋不出時間,或是為了其他原因而身不由己,因此讓子女要不是必須〝遊走〞,就是〝選擇〞在什麼時間與那一個父母在一起­­­感恩節要去奶奶家嗎?聖誕節呢?新年呢?筆者處理過一個父母離異的七歲小孩個案,就是在幾次父母變卦改期後問道:「爸爸媽媽為什麼不再住在一起呢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許秀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